病例资料
女,50岁。因“进行性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14年,加重3 d”于2013年9月11日入院。患者14年前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,起始时运动的幅度较小,主要表现为手指、手腕部,后渐发展为左侧上下肢各关节交替伸直、屈曲运动,时有甩手投掷动作,天气转凉时加重,伴有烦躁不安,睡眠差,家属诉睡眠时不自主运动消失。近3 d,由于降温,患者不自主运动加重,并出现左侧面部抽动,似挤眉弄眼的动作,夜间睡眠时左侧肢体仍有不自主运动。病程中饮食差,睡眠少,大小便正常。
既往患SLE 28年,目前口服泼尼松5 mg/d。
查体:贫血貌,双侧上肢散在红色丘疹,压之不褪色。心音弱。神清,精神差,脑神经(-),四肢肌力、肌张力正常,左侧上下肢、右侧脚趾伸直、弯曲、内收、外展、旋前和旋后等无节律的交替动作,腱反射(+),双侧病理征(-)。
实验室检查:血WBC 4.58×109/L,血红蛋白60 g/L,血小板38×109/L;尿素31.00 mmol/L,肌酐266.0μmol/L,钾3.59 mmol/L;抗ds-DNA(-),抗SSA60(+),抗SSA52(-),抗SSB(-),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(+)。头颅MRI示双侧半卵圆中心、放射冠缺血性改变。脑电图正常。心脏彩超示左室后壁之后,右室前壁、右房后壁可见液性暗区,测量约11~12 mm,深度右房与右室均见塌陷表现,提示有心包填塞可能,无左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,收缩功能尚可。
诊断:神经精神性狼疮(NPLE)。给予甲泼尼龙、丙种球蛋白及对症治疗,症状改善不明显。
讨论
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并发舞蹈症较为少见,SLE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称为NPLE,以头痛、认知功能减退、脑梗死最为多见。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广泛小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,同时自身抗体也在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目前尚无诊断NPLE的金标准,目前的诊断标准是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定的SLE诊断标准,并有下列之一:精神行为异常、癫痫样发作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局灶体征,并排除高血压脑病、尿毒症脑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。
本例患者SLE的病史长,出现了运动障碍舞蹈症,较为少见,该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,伴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,治疗效果不佳。舞蹈症对症治疗可使用氟哌啶醇等。
作者: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神经科 张利丽,张丽,靳凌
来源: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年第27卷第2期
病例来源:临床神经病学杂志
注:本网所有转载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/或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,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,对所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公众号
扫描二维码,下载APP到手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