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胸部CT是主要辅助诊断手段】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检测项目还是对于病毒核酸的检测,但新冠病毒有一个特点,并不是所有感染的患者都能测出核酸阳性的!因此,有流行病学接触史,临床症状比较典型,但是核酸未能得到确诊的患者,应当可以列为临床诊断病例;因为核酸检测即便是对确诊病人,也不过只有30~50%的阳性率。
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有一个相对特异性的表现,就是CT影像学检查。大量病例报告发现,胸部平扫CT为当前2019-nCoV肺炎的主要筛查和辅助诊断手段。
【磨玻璃影是新冠肺炎CT检查的典型表现】
人体的呼吸道就像一个倒着长的大树,气管是树干,分成左右主支气管进入两肺,再越分越细,最终形成无数的终末细支气管,再发出呼吸性细支气管,其管壁多处半球状膨大,形成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壁的肺泡。
新型冠状病毒特别喜欢富含血管紧张转换酶2受体的黏膜上皮细胞,比如口鼻、呼吸道、结膜等,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,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,不断复制产生大量的下一代病毒,再释放到细胞外,侵犯周边细胞或者通过痰液排出体外进行传播。
在疑似人群中,CT检查的患者多数显示单侧或双侧肺部局限性炎性浸润,以胸膜下斑片状、团状、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影多见,可伴有血管充血、增粗、在病灶内穿行;也可呈肺部磨玻璃影及实变影、结节影、小叶内间隔增厚以及间质改变等多种表现;极少数患者在早期CT表现为阴性,复查时出现阳性。
【病例分享】
患者女,52岁,天津市宝坻区百货大楼售货员,因“发热7天,体温最高达38℃”就诊。
患者曾去外地进货,考虑有与武汉客商密切接触的可能。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,体温≥38℃,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,伴畏寒及关节肌肉疼痛。实验室检查:血红蛋白131g/L,白细胞计数11.5×109/L,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7.8%,淋巴细胞百分数6.8%,淋巴细胞绝对值0.8×109/L,红细胞沉降率(ESR)57.00mm/h,C反应蛋白(CRP)153.78mg/L、降钙素原0.16ng/ml、乳酸脱氢酶289U/L。
发热第8天CT表: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(GGO)及网格样改变,类似“铺路石征”(图A),双侧胸膜增厚,右侧胸腔少量积液(图B)。咽拭子核酸检测弱阳性,以CoVID-19收治。发热第11天复查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。
参考文献:
1.Huang C, et al.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, China. Lancet,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4,2020.
2.靳英辉,等.新型冠状病毒(2019-nCoV)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(标准版)[J/OL].解放军医学杂志:1-20[2020-02-04].
3.管汉雄,等.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(2019-nCoV)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初探[J/OL].放射学实践:1-6[2020-02-04].
4.杨立平,等.3例聚集性发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表现,中国医学影像技术,[2020-39(2):314].
5.WHO.NovelcoronavirusChina[EB].Jan12,2020.http://www.who.int/csr/don/12-january-2020-novel-coronavirus china/en/(accepted Jan19,2020).
病例来源:医学慕课
注:本网所有转载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/或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,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,对所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公众号
扫描二维码,下载APP到手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