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一般信息及病史
男性,7岁11月,发现阴毛生长、阴茎增大3年,加重2个月。
患儿系第1胎第1产,足月剖宫产,出生时无窒息。出生时体重5.3kg,身长58㎝,外生殖器为男性型,无畸形,阴茎及睾丸大小同正常分娩儿。萌牙、坐、爬、走路、说话与同龄儿无明显差异,智力正常。自幼身高生长快速,平均生长速度13㎝/年,近半年生长变慢,身高增加5㎝;2011年7月拍骨龄片示骨龄为15~16岁。4岁半时,开始出现阴毛生长,随后阴茎逐渐增大,之后出现睾丸增大。外院查T,LH,FSH水平均明显升高,未进一步诊治。2011年5月由于出现腋毛生长、喉结凸出及变声,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,行颅脑MRI、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。
发病以来无恶心、头痛,无视力障碍、视野缺损,无男性乳腺发育。无口渴、多饮、多尿,夜尿增多。上小学后,学习成绩中等。近2年出现脾气暴躁,不合群,有羞耻感,与家人相处尚可,不愿与陌生人沟通,与同学交往困难。
身体健康,否认药物、食物过敏史,按时预防接种,个人史、家族史无特殊。否认家族中类似病史。
检查结果
查 体
血压117/73mmHg,身高164.5㎝,体重48.4㎏,BMI17.8㎏/㎡。有喉结,上唇有胡须,有腋毛生长;甲状腺Ⅰ度大、质软,无结节、压痛。无乳房发育,阴毛Tanner分期Ⅳ期,阴茎牵长8㎝。双侧睾丸在阴囊内,容积左4ml、右5ml,阴囊无色素沉着。
辅助检查
1、性腺激素:
2、去氢表雄酮(DHEA):153ug/dl(正常范围 35-430)
3、 17-羟孕酮(17-OHP):22.253ng/ml (正常范围0.6-3.34)
4、 ACTH和皮质醇节律:
4. 戈那瑞林兴奋试验:
5、睾丸、附睾超声:双侧睾丸形态稍饱满。
6、垂体核磁:平扫及增强扫描未见异常。
7、骨 龄:约为19.5岁
8、肾上腺CT:双侧肾上腺平扫及增强未见异常。
9、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
诊断与治疗
诊断思路
1、病例特点:
①男童,7岁11月;
②4岁半始出现第二性征;性征发育顺序为:阴毛、阴茎、睾丸、喉结、变声、腋毛;有性腺发育:睾丸容积为6ml;自幼生长迅速,发育过程无身高突增;
③化验:T,LH,FSH水平明显升高,达正常成年男性水平;甲胎蛋白测定1.35μg/L,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0.10U/L;GnRH激发试验:激发峰值LH为33.84IU/L,LH/FSH为1.5;ACTH水平升高;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ACTH、睾酮、 17羟孕酮、去氢表雄酮均可被抑制大于50%;
④垂体核磁平扫+增强:未见异常;肾上腺CT:未见明显异常,但阅片较饱满。睾丸超声:未见占位性病变。
2、患者因第二性征提前发育来诊,外院查T,LH,FSH水平均明显升高,初步诊断考虑男性性早熟:中枢性性早熟可能性大。
3、入院后复查性腺功能,行GnRH兴奋试验,进一步支持中枢性性早熟诊断。
4、入院后检查发现ACTH水平明显升高,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,提示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可能。17羟孕酮水平升高,支持21羟化酶缺乏症诊断。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ACTH、睾酮、 17羟孕酮、去氢表雄酮均可被抑制大于50%,进一步确诊21羟化酶缺乏症。虽然肾上腺CT未见双侧肾上腺增生,但阅片双侧肾上腺较饱满,也支持该诊断。
诊断
1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: 21羟化酶缺乏症;
2、外周性性早熟继发中枢性性早熟。
治疗
地塞米松 0.375mg 1次/睡前;醋酸可的松10mg 1次/早。患者骨龄19岁,骨骺已闭合,未辅用其他治疗。
随访
治疗1月后复查
专家点评
1、目前诊断
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:21羟化酶缺乏症;
②外周性性早熟继发中枢性性早熟。
2、诊疗注意事项
所谓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以前、男童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,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,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。近年其发病率明显增高,我国儿童性早熟率约为1%,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约为3%,其发病率男:女约1:10。性早熟分为两大类:
①中枢性(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)性早熟(CPP),即真性性早熟,是指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(HPGA)发动、成熟的程序性过程,直至生殖系统成熟。
②外周性(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)性早熟(PPP),即假性性早熟,是指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,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,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。又分为同性性早熟,异性性早熟。
3、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依据
①第二性征提前且按正常顺序出现,表现为女童:乳房—蹿高--阴毛--初潮;男童:睾丸--阴茎--蹿高--变声,遗精。
②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青春期水平(基础值,GnRH激发试验)。
③性腺增大:女童在B超下见卵巢容积>1 ml,并可见多个直径>4 mm的卵泡;男童睾丸容积≥4 ml。
④线性生长加速。
⑤骨龄超越年龄1年或1年以上。
⑥血清性激素水平升高至青春期水平。
4、外周性性早熟诊断依据
①第二性征提前出现(符合定义的年龄)。
②性征发育不按正常发育程序进展。
③性腺大小在青春前期水平。
④促性腺激素在青春前期水平
5、男童性早熟病因
①中枢性(CPP):最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:占25-90% ,包括颅内肿瘤(垂体LH分泌性腺瘤、星形细胞瘤、视神经胶质瘤、生殖细胞瘤、松果体瘤、错构瘤、室管膜细胞瘤等)、CNS损伤和脑组织先天畸形等。比较少见的原因包括某些内分泌疾病如部分未治疗的原发性甲减,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如CAH等。男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极为少见。
②外周性性早熟(PPP)病因常见有:分泌GnRH或性激素的肿瘤包括肾上腺肿瘤、无性细胞瘤、畸胎瘤、绒膜上皮癌、肝细胞瘤、绒毛膜癌和睾丸Leydig细胞瘤、性索细胞瘤等。其次为基因突变,包括LH受体基因突变(家族性男性性早熟(FMPP))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(CAH)、DAX-1基因突变、McCune—Albright综合征(MAS)等。少见为外源性性激素摄入。
③国内有文献回顾性分析26例男性性早熟患儿的病因诊断、治疗和预后,这是国内最大样本的报告。结果显示26例男性性早熟中,CAH8例(21OHD 6例,11βOHD 2例),生殖细胞瘤7例,下丘脑错构瘤5例,特发性性早熟3例,肾上腺腺瘤2例,脑膜脑炎后遗症1例。提示在我国,CAH、生殖细胞瘤和下丘脑错构瘤是本组男性性早熟的主要原因,共占74.0%。
6、CAH为什么会在儿童期引起真性性早熟?其主要原因:
①CAH(21OHD,11βOHD),17一羟孕酮增多,经旁路代谢致雄激素产生过多,临床上患儿出现阴毛早发育,阴茎或阴蒂增大,生长加速,骨龄发育提前,但是性腺无发育——PPP,假性性早熟;
②部分假性性早熟可提前出现HPGA的激活,产生CPP,导致真性性早熟;
③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抑制了肾上腺过多雄激素的产生,解除了性激素对性腺轴负反馈的抑制,引发了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激活;
④与骨龄相关,尤其当骨龄达到11~12岁以上时,可能引发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激活,出现青春发动。
7、性早熟的治疗
如合并器质性疾病,无论是颅内还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均需根据病因进行手术、放疗或化疗治疗。至于不完全性性早熟者,行BA、血清FSH、LH、T水平和B超检查后,观察病情进展,若无生长潜能降低,通常不需治疗。进展为CPP者应按CPP治疗原则处理。遗传性疾病引起的PPP,如CAH,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;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和家族性高T血症可用睾内酯和酮康唑等治疗。外源性性激素引起者应立即停止摄入。
CAH在儿童期引起性早熟的治疗:
①早期有效的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能抑制骨龄快速增长,使骨龄增长放缓。
②对已发生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,应给予GnRH一类药物治疗。
③BA提前但骨骺未闭合者,可同时联用rGH治疗。
④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仍不能抑制高雄激素水平,且出现激素的副作用者,采用较低剂量糖皮质激素,联合使用雄激素拮抗剂氟他胺(flutamide)。
本病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供稿,并由迈德医学支持生产,未经书面许可,任何人不得转载、摘编,否则必须承担一切法律后果!
301医院内分泌科致内分泌医友的信(点击可查看)
病例来源: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
注:本网所有转载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/或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,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,对所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扫描二维码,关注微信公众号
扫描二维码,下载APP到手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