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病例>详情

病例库

高压氧治疗白内障青光眼术后1例

收藏 分享
作者: 大庆市人民医院 卢海英

(一)病例资料

       患者男性41岁,因左眼青光眼、左眼白内障与2006年7月3日来我院五官科入院治疗。

       眼科检查:右眼视力1.0,眼压15.4mmHg角膜透明,房水清,瞳孔圆,直径3mm,对光反射存在,余未见异常。左眼视力无,感光定位差,辨色差,眼压34.5mmHg,虹膜色素消失,节段性萎缩,晶体灰黄色浑浊,玻璃体眼视物不清。

       入院后,给予常规治疗,于2006年7月6日行左眼白内障囊摘除,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前节玻璃体切割术。

       于2006年7月16日行左眼玻璃切割生水、植油注入眼内,同边虹膜根切术。手术过程不详,术后16天出院。

       于同年8月9日,以左眼胀痛伴头痛一周再次入院眼科治疗。入院后眼科检查无异常,人工晶体位置正常、透明,左眼眼压高,给予眼科常规治疗。

       同年8月12日行左眼睫状体冷冻术,术后抗炎对症治疗,考虑到术后创面水肿,且冷冻易引起缺血坏死,故给予高压氧治疗。采用治疗压力0.1Mpa (1.5A/A)空气加压舱治疗稳压60分钟,中间休息10分钟,加减压各20分钟的治疗方法。高压氧治疗后三天水肿明显减轻,继续治疗一疗程(10天)后,水肿消失,未出现缺血坏死现象。左眼眼压正常,人工晶体位置佳,无肿胀感。

       于同年8月29日出院。一个月后复查,一切正常无变化。

       (二)病例讨论

       由于白内障摘除,人工晶体植入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,眼内局部组织缺血缺氧,血管、微细血管内细胞发生水肿,管腔狭窄,引起手术创面阻塞。血管壁通透性增加,造成眼压升高,水肿明显;冷冻后易引起局部循环障碍。

       高压氧治疗能使血氧含量增加,血氧分压增高迅速解除组织缺血、缺氧状态;同时血管收缩,微血管壁和细胞通透性下降,细胞内外水肿消退,微循环得到改善。眼内局部组织供血供氧恢复,促进了缺血、缺氧的改善,组织缺血、缺氧得到了很好改善,使冷冻后的缺血、缺氧循环障碍也得到了改善,促进了病人的康复,达到了治疗的最佳效果。

病例来源:大庆市人民医院

*

注:本网所有转载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/或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,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,对所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
*我要反馈: 姓    名: 电    话: 邮    箱:
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