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医学学说>详情

详 情

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—细胞周期假说

来源:医学慕课 日期:2024-02-26


AD是1906年由德国医师AloisAlzheimer最先描述,并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。他首先报道了1例55岁的女性患者,该患者在生前遭受严重的包括记忆、语言和社交能力在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折磨。Alzheimer在其大脑标本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描述,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。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,该病在65岁以上的发病率为15%,85岁以上的发病率为50%,将导致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。但是一个世纪过去了,该病的发病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,因而不能够有效的诊断、预防以及治疗。

细胞周期理论是近年来提出并为人们所瞩目的假说,该假说认为高度分化的神经元细胞进行了错误的细胞再分裂,从而产生了老年斑、NFT、神经元丢失等病理改变,最终导致患病。AD的发展是一个两阶段过程:早期形态失调控(突触更新失控),神经元由G0期进入G1开始细胞分裂是必要的第一步;第二步则是G1/S调控节点失败,神经元由G1期通过S期进入G2期。神经元细胞分裂激活是产生AD病理改变和正常的神经元死亡的关键发病机制。细胞分裂刺激本身并不足以产生AD,神经元停滞在周期的早期阶段(在G1/S过渡之前)还可以重新回到G0,恢复神经元高度分化状态而不产生任何病理结果。只有G1/S限制性调控点失效,神经元越过G1期,DNA复制开始,才会产生AD样病理改变。因此G1/S限制性调控点缺陷是产生AD所必须的。由此可见,AD病理产生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,在某种程度上,AD是一种细胞分裂障碍产生的现象。


参考文献:

1. 李晓晴,等.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细胞周期假说.中华神经医学杂志, 2011;10(7):752-754.

2. Bonda DJ, et al. Path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cell cycle re-entry in Alzheimer disease. Expert Rev Mol Med. 2010;12:e19.


*

版权声明:本网站所有注明“来源:医学慕课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资料,版权均属于医学慕课所有,非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授权转载时须注明“来源:医学慕课”。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

相关学说

慢性疼痛的细胞因子微环境假说

短暂性完全遗忘的发病机制——脑静脉性缺血假说
短暂性完全遗忘的发病机制——血管性假说
细胞纠缠-肿瘤起源的新假说
“氮循环”致癌假说
Alzheimer病淀粉样蛋白假说
骨组织再生膜性负压理论
血-前列腺屏障的假说
强直性脊柱炎免疫假说
缺血后处理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的pH假说
*我要反馈: 姓    名: 电    话: 邮    箱:

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36号